網誌(部落格、博客)宣言:內容親自輸入不複製他人文章(剪剪貼貼很簡單,自撰文章才是真。)並深信真性情方為好文章
因為不是剪剪貼貼,重新整理原創較花時間所以Post文會比較慢一點,尚祈見諒。
641習慣直截了當指陳事實,甚至是直指核心一針見血。有時候可能會讓某些人不太舒服,請不要對號入座。
自民國88年(1999)開始更新程式,請單按ETAU易濤學觀隨身版程式集下載及使用說明瀏覽下載

2016年11月14日 星期一

路遙

平生是有衝天志,爭奈鶯雛翼未乾。
鼻大眉寒止秀才,…………………。
朝中國職茫茫走,富貴平生不帶來。
任是張良能計策,卻如木屐不安釘。
 
以上是家嚴對在下幼時面相評語。

但在下確已突破了「止秀才」的局面。
 
從小學一年級開始打工生活,哪來的保護傘?
十四歲北上工作,領薪後,通常身上只留幾百塊,剩下的全寄回家,有什麼依靠呢?
 
俗云:「在家靠父母,出外靠朋友。」
這麼多年來,有賴師長及朋友的關照,一步一步的走過來。
 
而與家人的相處模式,反而沒有朋友來的親,就如同舍弟講的,有血緣的陌生人?
 
做過工廠作業員、技術員、工地扛水泥打石工、餐廳服務員、飯店幹部、保全員、工程師、講師、專欄作家、顧問……等等各種不同類型的工作。
套用一般世俗看法而言,不敢說上至達官貴人,但下至販夫走卒,各式各樣的人倒也見過不少。
 
其實在下不算聰明,但工作四十幾年,只是看破不點破而已!
誠如孟子:「觀其眸子,人焉叟哉。」,只要一個眼神,就能看的出對方的人品,但點破對大家都不好看,那就適度裝傻唄!
 
曾有朋友說你幫過那個人,而那個人這樣對你,為何不會生氣?
為什麼要生氣?不是施恩不忘報嗎?
只要自己仰不愧天、俯不怍地即可,
他人如何,那是他的人品,
自己怎麼做才是自己的修為與品格。
沒什麼好計較地,多跟君子往來,遠離但不得罪小人就好。
 
記得三十幾年前在餐廳工作時,有一回酒短少了,費(唸做ㄅㄧˋ,別再唸錯了啦)經理說,酒是被你喝掉的?
因為自幼的庭訓,在下沒有回答,默不作聲。
兩天後,經理親自道歉,說:「我打聽過了,你是滴酒不沾的,誤會你了。」
 
為什麼當時在下會默不作聲?
因為在下是這麼想的,路遙知馬力,遲早會還我清白,又何必費口舌。那會讓人覺得好像在辯解,何必呢?
還好有這麼願意查清真相,也願意認錯,這麼有胸襟的主管,也還好當時的同事心地善良,願意挺身而出。
 
如果當時在下憤而辭職,會不會變成酸民?變成憤青?不知道!
如果換成現在這個時代,真相還沒清楚之前,恐怕酸言一堆,網路霸凌不斷,當事人根本沒有說明的機會吧?
也有可能這個主管礙於眾人的口誅筆伐而割愛了吧!
人心純樸的年代,解嚴也同時解掉了?
 
又如前些年,在下推動建立組織制度的事務,反對的聲浪很大,什麼難聽的話都出爐了,連「就事論事」的機會都沒有,臺灣現在怎麼會變成先罵在說呢?

連身旁的人的都說:「如果換成是我,我馬上不幹了。」
但就是那股「雖千萬人吾往矣」的責任感!不計毀譽的去建立。
在下的信念是,沒有做不到的事,辦法一定有,只是還沒有想到而已。
過了一些年,反而是當初反對的人說:「幸好你建立了這套制度,不管誰來擔任都運作的很好。」
唉……同樣的事情、同樣的人,經過時間的洗禮,才發現原來當初在下堅持的制度是對的,可笑嗎?
 
在下並沒有先見之明,而是太多人裝做沒看見,不願意去面對。
還記得三十幾年前,在下騎機車一定戴安全帽,被笑傻子或很機車,但現在呢?
上車的第一個動作拉安全帶,沒想到現在也是強制執行了。
還常被路人或其他車主說:「你大燈忘了關」,哪是啊,是故意白天開大燈的,現在也證明了。
當年在下的回答是,為什麼要設計安全帽、安全帶?
 
而在討論或執行事務時,有時會發生所謂「尊重」與否的事情,
有時某些人發表意見時,主事者根本不與理會,好像沒這回事而一意孤行,當反彈時,則說怎麼不尊重他?
問題是他有沒有先尊重他人?
當他先不尊重他人之時,他人自然也不會尊重他。
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,不是嗎?
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感謝閣下的留言!
由於在下未必掛網,
在下會在讀取後儘速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