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誌(部落格、博客)宣言:內容親自輸入不複製他人文章(剪剪貼貼很簡單,自撰文章才是真。)並深信真性情方為好文章
因為不是剪剪貼貼,重新整理原創較花時間所以Post文會比較慢一點,尚祈見諒。
641習慣直截了當指陳事實,甚至是直指核心一針見血。有時候可能會讓某些人不太舒服,請不要對號入座。
自民國88年(1999)開始更新程式,請單按ETAU易濤學觀隨身版程式集下載及使用說明瀏覽下載

2013年4月7日 星期日

深度慢遊

許多人出遊,走馬看花來去匆匆,似乎只留下打卡拍照?
只是打打卡拍個照,現代科技進步,相片合成不就得了?
目前國內沒深度慢遊的團,如果有機會再來辦深度慢遊
現階段只有自助旅行的方法了。那麼要如何深度慢遊?
其方法見仁見智,在下淺見提供一些方法。其方法如下:
  1. 不要開車不要開車不要開車,很重要,所以講三次。
  2. 事前景點蒐集資料,愈詳細愈好。
  3. 安排行程最好安排兩天以上。
  4. 搭乘大眾運輸交通工具前往,不要開車
  5. 慢遊地點至少住一晚。
  6. 每個景點之間絕對不要開車。
  7. 每個景點至少停留兩個小時以上。
為什麼?因為:
  1. 自行開車前往的話,會有幾個問題產生:
    1. 有時開車開的很累,常常見到很多朋友到了當地就呼呼大睡,要如何細細慢遊?
    2. 有時路上塞車,堵在某個地點,因而影響慢遊情緒,失去了細賞的興致。
    3. 因為要專心開車,很容易就遺漏沿途的美好景觀。
  2. 資料蒐集愈完整,才能愈瞭解當地各種風土民情及各種不為人知的隱密景點,如果是上網搜尋,不要只看第一頁的10筆搜尋結果,建議至少也要看 100筆;尤其是當地的地方政府官方網站一定要看,這樣才能蒐集完整;雖然蒐集資料很累,但很值得。
  3. 景點資料蒐集完成後,在安排景點上,每個人的方法不同,在下的方法是用一張草圖畫出各景點,然後安排,這樣比較不會有所遺漏。因為要慢遊,所以沒有兩天以上如何慢遊。前三個階段是慢遊最重要的步驟
  4. 如果不住當地,匆匆來去,那與走馬看花又有何異?匆匆來去是不是有點像孫悟空?在五指山下匆匆來去留下個記號?打個卡、拍個照表示到此一遊?
  5. 在下建議各景點之間以徒步、或自行車、或電動自行車行進,以徒步為最佳選擇,時速不要超過15km;如果是山區,感受一下山嵐指間飄過;如果是海邊,感受一下海風身上拂過……等等細細享受各種開車時無法感受到的美好體驗
  6. 在每個景點欣賞時,不要太趕,建議可以停留下來,什麼都不要想,放開身心,細細體會感受美景與人合而為一的天人合一
  7. 除了欣賞美景之外,也多多體會一下文史……等等,才有不虛之行之感。
  8. 切勿走馬看花,相信大家在試過之後會有不同的感受。在下習慣此時不看手機,甚至是手機關機,不要讓太多的俗事來干擾。

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6 則留言: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感謝閣下的留言!
由於在下未必掛網,
在下會在讀取後儘速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