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誌(部落格、博客)宣言:內容親自輸入不複製他人文章(剪剪貼貼很簡單,自撰文章才是真。)並深信真性情方為好文章
因為不是剪剪貼貼,重新整理原創較花時間所以Post文會比較慢一點,尚祈見諒。
641習慣直截了當指陳事實,甚至是直指核心一針見血。有時候可能會讓某些人不太舒服,請不要對號入座。
自民國88年(1999)開始更新程式,請單按ETAU易濤學觀隨身版程式集下載及使用說明瀏覽下載

2013年4月24日 星期三

豁達安樂

溫良恭儉讓
定靜安慮得
修身若悟徹
豁達又安樂。~子瑜於乙酉孟秋

詩譯:
待人接物溫和厚道,清淨平等、心地純淨善良易直、對人做事謙恭謹慎、儉樸節制不事誇張、忍讓謙遜這五種美德。
明白至善之所在,則志有定向;清楚志向後,則心不妄動而靜;心靜不亂則能深慮,深謀遠慮得大智慧。
修身覺悟透徹到這十個字,必定胸襟開闊安寧喜樂。

背景:
這是民國九十四年,針對時局紛紛擾擾,人心浮動有感而寫。

說明:
溫良恭儉讓』是古時君子相處的原則與修養;如果我們周圍接觸到的人都具有溫良恭儉讓這五字修養與公德,我們必定生活在一個和平,友好的環境裏。不會有嘵嘵不休、昏盆打醬的爭端,日常生活也就不會荒亂敗散。
而每個人皆有內在智慧,由於心不靜所以無法開發,心不靜則妄念叢生有煩惱,所以明白至善之所在成為定靜安慮得』最重要的基礎。
如果修身覺悟透徹到這十個字,則遇事泰然,無懼困境,昂首品味生活中的各種酸甜苦辣,爾後笑看【撥雲見日】;在順境的時候,抓住機遇,邁向勝利;而在逆境時,堅定信心,不灰心氣餒,更加勤奮工作,用心血付出以獲取成果。

附註:
溫良恭儉讓語出『論語學而第一』………子貢曰:「夫子溫、良、恭、儉、讓………(章句:溫,和厚也。良,易直也。恭,莊敬也。儉,節制也。讓,謙遜也。)

定靜安慮得語出『大學經一章大學之道』………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,靜而後能安,安而後能慮,慮而後能得。………(章句:止者,所當止之地,即至善之所在也。知之,則志有定向。靜,謂心不妄動。安,謂所處而安。慮,謂處事精詳。得,謂得其所止。)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2 則留言: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感謝閣下的留言!
由於在下未必掛網,
在下會在讀取後儘速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