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誌(部落格、博客)宣言:內容親自輸入不複製他人文章(剪剪貼貼很簡單,自撰文章才是真。)並深信真性情方為好文章
因為不是剪剪貼貼,重新整理原創較花時間所以Post文會比較慢一點,尚祈見諒。
641習慣直截了當指陳事實,甚至是直指核心一針見血。有時候可能會讓某些人不太舒服,請不要對號入座。
自民國88年(1999)開始更新程式,請單按ETAU易濤學觀隨身版程式集下載及使用說明瀏覽下載

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

臺灣的小瑞士~池上蜜月篇(第一天)

台灣心動線-池上鄉001 - YouTube
少小離家工作忙,
故鄉生疏變異鄉;
羣山碧波未細賞,
他鄉熟捻做故鄉。~子瑜於癸已仲春

雖然出生於羣山巍巍碧波蕩蕩的鐘靈毓秀故鄉~臺東縣池上鄉。
然則由於從小就忙於工作與讀書,從未細細品味欣賞,只在住家、學校與工作地往返;連遠足及畢業旅行亦未曾參加。
故鄉因生疏的有如異鄉;北上多年,他鄉卻熟捻的有如故鄉。
民國九十八年携同內人前往拍攝婚紗。
再於民國九十九年元月,携同內人蜜月旅行。

相片以風景為主,是故人物就沒有那麼重要了。
個人習慣,有別於一般遊客的走馬看花,也不想照著一般人規劃好的路線行走,因為依據在下以往經驗照著路線走會遺漏一些隱藏版景點,因此花了好久時間,規劃行程,此番蜜月在池上待了四天三夜,因為無法多待,時間還是有一點點地不夠,有些地方仍未細遊,留待來日再行前往。

清晨從臺北搭乘火車出發,沿途看山看海,抵達池上已是中午。
先到老家的位置看看,此處已成一片平地(鐵路局的地,當年家慈向鐵路局租地蓋土角厝居住)。
在鐡花路原光明戲院舊址遠觀山上大瀑布~龍泉瀑布 (龍泉瀑布維基百科),隔壁早就沒有鄰居(全拆光了,當然沒鄰居),今天天氣還不錯,看的到只是水量小了一點,小時候看了十幾年,每天站在家門口就看到了,颱風天水量豐沛時真是驚人。(下回找個時間去龍泉瀑布)

池上飯包老店原址不復存在,小時候常到店裡打打招呼,吃個小小的豬油渣,以前的池上飯包裏面還會放一小塊豬油渣,現在都沒有了。
池上飯包已經被集山實業合併,位於忠孝路上(這條路是在下北上數年後才開闢的),並且成立了池上飯包博物館。池上飯包博物館 兩片竹葉包裹的飯包~悟饕池上飯包博物館

點了三個招牌飯包(怎會三個?在下食量大,至少要吃兩個),坐下來慢慢享受回味,吃完後上二樓參觀一下池上飯包博物館。
池上飯包博物館
池上飯包博物館

飯後散步至預定的旅館大地飯店(池上大地飯店),池上大地飯店為建興碾米工廠所建(小學時曾去打工扛米糠,想起還會身癢,因為扛完米糠身上會癢^_^),吃吃市面上吃不到的米冰淇琳及米蛋糕,然後租協力自行車。

前往臺灣唯一的內陸淡水沼澤地-大坡池(大坡池景觀池上筏影),在到大坡池前一百公尺,看到了花海(這個比較自然,在下不喜歡太匠氣的花海,失去了自然),拍個照留念。
大坡池附近的花海
大坡池附近的花海
到了大坡池,騎著自行車環池一週,大坡山上的大佛何時蓋好?近四十年了,還是沒蓋成。既然到此,就留個不同角度的照片吧,先前婚紗有的就不拍了,想起小時候在大坡池上採菱角、撈蝦……等等,如今幾不可得,令人感懷。
大坡池留影一
大坡池留影一
大坡池留影二
大坡池留影二
大坡池留影三
大坡池留影三
踏上自行車,騎過池上環圳自行車道、經過錦園田邊俱樂部,續往大觀樓(觀月亭) 大觀樓影片1 大觀樓影片2 方向前進,口圭~更大片的花海(奇怪哩!小時候怎都沒注意到),後面是中央山脈唷!停下車,並步上大觀樓。
大觀樓的花海
大觀樓附近的花海
大觀樓(觀月亭)
大觀樓(觀月亭)
此時已是黃昏,踏著餘暉回到池上大地飯店,用完晚膳,今晚可是早早地就睡了,突然不習慣這麼早睡。曾經何時變的晚睡了?小時候如果晚上七點出去,會有一堆人,包括鄰居會問,這麼晚了還要出去?早上五點起床算晚的了。

自行車路線參考:鐵馬稻香自由行路線圖森呼吸健行路線圖
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8 則留言:

  1. 好美的花海唷~
    好山 好水 好想放假 ^_____^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找個時間給自己一個假期,看看美麗的臺灣;看看山明水秀的景觀。

      刪除
  2. 回覆
    1. 羡慕?
      大家都有能力做到的啦!
      生活很多細節,只要用心經營,都可以化腐朽為神奇。
      不只是事業要花心力經營,
      婚姻也是要花心力經營的;
      人生有四項必須花很大的心力去經營,這才是成功的人生(這是在下個人的想法)。

      641自省語~心靈、健康、家庭、財富像桌的四腳,只求一方就失去平衡。
      641自省語~成功就是心靈、健康、家庭、財富四項取得穩定平衡。

      刪除
  3. 二年前也全家一同前往騎鐵馬,大坡池週圍的自行車道規劃不錯,大家有空趁身體健康時一定要去走走,坐火車去也不錯喔!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感謝推薦,現在政府不斷地推動臺灣好行專車,所以出遊多多運用大眾交通工具,不但比自己開車還輕鬆(開車到達累的哪有時間玩賞?),而且減少空氣汅染,又節能減碳,一舉三得何樂而不為呢?

      若得閒有空,歡迎瀏覽在下部落格留言,謝謝支持與愛護
      641資訊漫談:http://etauppc.blogspot.com
      641深度慢遊:http://641depthtrip.blogspot.com
      641美食觀:http://641cuisine.blogspot.com
      641淺談養生保健:http://641healthcare.blogspot.com

      刪除
  4. 看完同學的文,驚覺自己的旅遊習慣太差了,第1可惜:走馬看花 第2可惜:沒有將足跡記錄下來
    第3可惜:行程跟時間的規劃真的很重要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現在開始也不遲。

      641自省語~路途遠不是問題,找對路才是答案。

      刪除
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
感謝閣下的留言!
由於在下未必掛網,
在下會在讀取後儘速回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