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情人節談起,文章略長……
今天是西洋情人節,情人們歡天喜地度節。
常常有人祝福「有情人終成眷屬」。
成為眷屬之後呢❓
公主與王子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😇❓
![]() |
多年前照片 (背景為模擬日據時衡陽路佈日) |
在下沒有任何驚訝的反應,
心中自然而然地想到😏,這是必然的,Why❓
婚姻需要經營,絕非相知相愛就一定能過的幸福快樂。
婚姻中有許多的柴、米、油、鹽、醬、醋、茶……
婚姻其實不是兩個人,而是兩家子人,所以是兩家人的相處。
古時候的離婚率沒麼高,Why❓
更有許多是憑著媒妁之言的,兩位當事人有很多其實並不相知😄,
但是以前的人比較認命,也比較「相惜」,
所以婚姻比較長久,可真是『不相知而相惜』;
對比現在有很多的自由戀愛,
卻很有可能是『相知不相惜』😛。
婚姻的經營相知相惜只是一個基本而已,
如何『相知』與『相惜』❓……詳情於『禮儀之邦』新書內
現代人的離婚率愈來愈高,甚至不婚族愈來愈多,其原因是什麼❓
或許是西風東漸,也或許是所謂的教育愈來愈普及,
反倒是個人主義愈來愈盛行❓
因為太多的個人主義,現代人相對於從前來說,
雖然距離愈來愈近,但兩顆心卻愈來愈遠❓
導致與人相處似乎是反而愈來愈難❓
甚至前些年有人說: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❓」
前面那段話,乍看之下似乎是言之成理❓
是真理還是『積非成是』❓
然則世界上不是只有一個人存在,一個人獨處❓
我們在世上都必需與人相處,其實並不是完全只依個人意願行事;
例如:某個人喜歡裸體,意味著可以自由自在地裸體在路上亂逛❓
不可能嘛❗
是不是❓
我們還是得順應所謂的禮教不是嗎❓
東方與西方的學界都有相關學說,
在西方心理學中的「本我」、「自我」及「超我」,
而東方則是所謂的「禮儀」、「禮教」。
在下認為學習「禮儀」的好處,
至少與人相處上,不致於有太多的不搭尬;
所謂『禮多人不怪』😇。
雖然嘴上說:「免呰厚禮數』,
但在下相信他的心中卻是暖乎乎地,
我們總不要讓人心裡覺得「沒禮數」、「沒禮貌」😧😝。
這也是在下提筆書寫『禮儀之邦』的原因之一,
此篇將收錄於未來『禮儀之邦』新書中……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瀏覽後留言是一種好習慣。
感謝閣下的留言!
由於在下未必掛網,
在下會在讀取後儘速回覆。